经警方现场检查,未在飞机上发现爆炸物,排除炸弹可能,出警民警将该乘客带回公安机关做进一步调查。
在安全等级最高的航空领域,所有涉及飞行安全的情报信息,机组人员都必须按确有其事来处理。所以,“诈弹”跟炸弹同样可怕,接连不断的威胁电话让人们谈弹色变。虚惊一场既消耗了巨大的公共资源,又是对公共秩序的严重干扰。谎称“飞机、机场有炸弹”事件在国外也频频发生。就在昨日,俄罗斯圣彼得堡普尔科沃机场收到不明来源的炸弹威胁信息,信息中表示机场内飞机和跑道被安装了爆炸装置。2019年,一名43岁男子因为赶不上航班,竟然打电话称该飞机上有炸弹,导致该架飞机紧急中途降落。
我国法律针对谎称“飞机、机场有炸弹”有严格的处罚规定,如何能让扰乱航空安全者不再肆无忌惮地屡屡试法?